夜幕悄然降臨,都市里忙碌的氣息卻久久不愿散去,繁榮的盛景就濃縮在金碧閃爍的霓虹燈的故事里,圣誕的點點星光還在夜空下歡舞,2013年的新年之歌已隨霓虹燈的光芒傳向遙遠的宙宇星際。這是一個“童幻世界”,“金色年輪”,還是“玫瑰色的夢”,著名的山水人物畫家——陳璽光早已陶醉于色彩斑斕的光影宮殿之中,聰慧而富于創造力的他,突然做出了個驚人的決定,將他心中的“光的雕塑”,“濱江之夜”,“紫霞滿天”用他的畫筆一一繪出,讓醉人的光彩之美不再只是夜的琴音,也是晝的贊歌,帶著希望與光明的色彩應璀璨于世。而這談何容易,中國畫的墨色如何互融一直是難以突破的障礙,何況璽光先生想繪畫的主體還是五光十色的霓虹光彩,這真是想常人所不敢想的大膽創舉。而傳統功力深厚、深愛著藝術的陳璽光先生,敢于挑戰,激情創作,最終繪出了包括以上提及的諸多經典之作,讓人們盡情地在他既保留西畫的視覺沖擊力,又兼有水彩水墨的透明與幻化的畫作中馳騁,在神秘曼妙的動感中享受著美的瞬間與凝固的永恒。
著名畫家陳璽光作品
陳璽光先生自幼家境貧寒,而艱苦的環境卻激發了他身上的韌勁、激情,他熱愛生活,性情開朗,一旦專注的事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他常常作畫到凌晨三、四點而不覺疲倦,為一點點的積累卻又不經意間獲得的領悟而欣喜興奮。他已將對知識的渴望與源源不斷的汲取作為自己生命探索的起點與歷程,小時候聰慧的他經常出入家附近的醫院,潛移默化中他對人體解剖學也研究頗深,這些跨域知識的積累,陳璽光先生也精心自如地將它們運用發揮在其作品創作中。璽光先生總是癡癡不倦,留有一顆年輕熱烈的心,當他決定用水墨來表現飛騰的云、湍急的水,彩墨來描繪壯觀的霓虹光彩、絢麗燦爛的晨光、晚霞……他的心再一次沸騰了,而自古以來墨與色之間互融的矛盾難題并沒能消褪他的作畫激情。喜歡創作與挑戰的他運用他平時對化學研究的濃厚興趣,親自動手,最終精心選用非洲礦質,神農架的鮮花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顏料元素,配制出獨家繪畫顏料,而他的畫作也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展中獲最高獎與銅獎,并為廣大觀眾所愛與收藏。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陳璽光先生不僅畫作的光芒打動人心,他自己也有顆閃亮發光的心,去年8月他一次性捐款壹佰壹拾叁萬元給貧困兒童,他說他從小家境貧寒,深知貧窮的艱難,在他有能力去做善事時,他一定會去做。畫壇界正是有了許多像陳璽光這樣品行兼優的畫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將美德延續發揚,為國粹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奉獻自己的力量。
著名畫家陳璽光作品
或許是鮮花蜜汁的清甜徹底將陳璽光先生骨子里的浪漫情懷挖掘開來,陳璽光先生帶著五彩繽紛的色彩,融入金赭等暖色調,繪畫了他自己戀愛時期傳奇而浪漫的真實寫照——“執子之手”,畫面中夫人粉潤小嘴,面龐紅暈飛霞,身著五彩飛蝶,眼神中閃動的是無比的甜蜜,帶著俏皮驕傲的信任。同樣身著新疆服飾的小伙子,只露側面,他的眼中只有他夫人,單膝下跪,緊握著夫人的雙手已表白了一生的承諾。流星雨不停地從天空落下,夫人的輕紗被明恍恍的光照得通透輕盈,畫面的定格宛若夢幻仙境。璽光先生每望著這幅畫時,都露出甜蜜的笑容,讓我也陷入無邊無際的遐思,因為這幅畫中色彩與人物情節交融的唯美,民族特色的服飾,現代流星雨的浪漫風情,還有那一段神奇的仿若影視中的愛情故事,都讓人進入不可言傳的甜美的色彩之境。
著名畫家陳璽光作品
喜歡陳璽光先生的作品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一幅“看戲”畫盡了生活百態。畫中至少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或許這群看戲的人大多數的身份是農民,因為他們的皮膚比較粗糙,老繭是長期勞作的印記,他們的笑容很真實,神情很淳樸。而有的人似乎還沒看懂一些故事情節,有的人表露出驚奇的神情,有的人卻已笑得直咳咳,還有的人淡定地遙起了扇子,而有一些人他無論是干活還是看戲,臉上的神情都相似,而所有看戲之人都是放松的。陳璽光先生運用墨彩并用,墨彩積用,墨彩水用,將坐在較遠排的人物與背景的色彩漸漸相融為一,體現了水彩水墨的透明與幻化,使畫面既具象又抽象,既襯托了前排觀眾主體畫面,又增強了看戲觀眾的空間感,增強了看戲群眾的故事性,當我們也在看戲,看這些看戲群眾的故事時,我們也慢慢體味到他們的、自己的百態人生。在色彩的融入背后,我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看戲,體味著看戲的樂趣與人生的經歷。
著名畫家陳璽光作品——納涼
璽光先生的“納涼”也很有味道,這同樣是一幅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作品。在陳璽光先生彩墨互融的筆下,空間感和層次感迎面接踵而至,成為獨特的出眾視角,夏天的背心是解放初期老百姓最普遍的裝束,然而經過陳璽光先生點點染染,水彩墨調,層層片片的光暈從四面八方聚攏又潑散,這穿著布鞋、搖著扇子、下著棋子、喝著清茶、聊著小天的人們不能不讓人想起80年代歲月中的場景,但是這重重光影、層層渲染,讓人頓感時空的交錯,他們仿佛從時空中走來,近得如同電影中播放的一個片段,強烈的空間感彰顯了生命之美。
璽光先生的山水畫因流光溢彩、霓虹閃爍的城市印象而使大都市平添了古都文化的歷史深韻,使江南水鄉有了童話般的浪漫世界?!碍倶怯吃隆崩?,拱橋上的城樓燈火輝煌,花瓣般盛開的燈韻仿佛歡呼的禮炮,襯托城樓的神圣莊嚴,水的一方望去的半邊拱橋與它的倒影,巧妙地被畫家畫成一輪金色的彎月,非常雄美,波光粼粼的水面再現了瓊樓玉宇,真叫人想去親吻這金色的時光。作品“水鄉不眠夜”里,挨著水邊的小橋流水人家錯落有致,遠近虛實被描繪的如夢如幻,別樣的燈光的襯托讓人進入了一個奇妙的童話世界,仿佛進入宮崎俊的故事里。不眠夜的水鄉還是小雪朦朦,不知在這美妙的倒影中是否能尋得彩色的美人魚。
著名畫家陳璽光作品
今后,能欣賞到的陳璽光先生的作品還會有很多,無論是山水畫,還是人物畫,他的畫作仿若一首古老的歌謠,剎那間,在不同地點做著不同事的人們都同時聽到這讓人回味的歌謠。也許,這就是鮮花的色彩帶來的時空的呼喚。而對于陳璽光先生而言,鮮花夜景也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就像他每次望“執子之手”眼里閃露的光芒與溫情,歲月改變了我們的外貌,而青春之歌還在繼續傳唱。就像再絢麗的色彩,如果里面的人物不可愛,不可敬,我們能捕捉到的也只是瞬間的光芒,而白天仍然不可能有霓虹燈的奇跡。我們期待著璽光先生呈現出更多可愛人物的精神面貌,期待著璽光先生用青春的創造力創作出更多佳作。(文/胡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