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格雷厄姆深度參與了美國戰后當代藝術的歷程,他的革新與創造力讓他始終活躍在當代藝術發展的前沿,包括在觀念藝術、影像和電影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和情境化雕塑等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
紅磚美術館繼11月4日推出首位美國藝術家的個展——“安德烈斯-塞拉諾:一個美國人的視角”,11月7日再次推出美國藝術家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回顧展——“丹-格雷厄姆 - 精選輯”。展覽以20余件作品完整呈現了格雷厄姆五十多年藝術創作的歷程。本次展覽將展至2018年2月25日。
開幕現場 紅磚美術館館長閆士杰致辭
開幕現場 紅磚美術館館長閆士杰致辭紅磚美術館的館長、創始人閆士杰表示,紅磚美術館同時呈現的這兩位美國藝術家,攝影藝術家安德烈斯-塞拉諾更多是直接面對人,呈現宗教、文化、社會等矛盾沖突;丹-格雷厄姆的作品更多考慮建筑、環境與生活場景,折射人與建筑的關系;兩個展覽從不同視角呈現了美國社會文化的不同層面。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未能出席展覽開幕現場,丹-格雷厄姆還是非常用心地錄制了一段視頻向中國觀眾介紹他此次展出的作品及為什么會挑選這些作品。格雷厄姆50年來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筑環境與居住者之間的共生關系。紅磚美術館設計中使用的紅磚不僅作為建筑的基礎材料,且蘊含中國建筑、園林歷史、傳統和意象。此次展出紅磚美術館全新委任的一個“館”(pavilion)作品,由金屬、鏡子和玻璃筑成,創造出各類光效,彌合了藝術與建筑之間的鴻溝,也體現他對建筑環境與居住者關系的持續性調查?!梆^”系列也是格雷厄姆最為著稱的作品。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上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格雷厄姆開始探索有關行為、裸露、偷窺、鏡面反射以及俗世的種種議題。為了獲得最廣泛的傳播,格雷厄姆當時偏好的宣傳方式是將作品登在報刊雜志上做廣告,這種把藝術品呈現為一則單純的廣告的方式,挑戰了傳統的價值觀,被視作格雷厄姆正式介入觀念藝術的里程碑。這些雜志作為此次展覽的一部分,也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此次展出的作品還包括他早期的行為影像,這些影像驗證了他對行為藝術的遠見。單頻定時作品如《寬松/放松》(Lax/Relax, 1969 - 1995)和《表演者/觀眾/鏡子》(Performer / Audience / Mirror,1975),將墻面等大的鏡子、攝像機與觀眾的參與融合在一起,呈現了藝術的互動性。這些舊作代表著藝術家開創性使用錄像來捕捉感知,也印證了他對電影符號學的熱愛。而在《搖滾我的信仰》 (Rock My Religion,1982-1984) 和搖滾木偶劇《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Don‘t Trust Anybody over 30, 2004)等這樣的作品中,格雷厄姆強調搖滾音樂的文化價值,并展現了他與年輕文化的交匯以及他在跨界合作上的創新。事實上,格雷厄姆的作品十分多元,他最大的愛好是搖滾樂,正如他自己所說,“音樂是我的熱情所在”。此次展覽精選了格雷厄姆過去幾十年收錄的音樂——《精選輯》(Greatest Hits, on going),在一間專門打造的影音室供觀眾收聽。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格雷厄姆深度參與了美國戰后當代藝術的歷程,他的革新與創造力讓他始終活躍在當代藝術發展的前沿,包括在觀念藝術、影像和電影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和情境化雕塑等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請掃描新聞二維碼